查看原文
其他

老师,您现在的教育“偶像”是谁?| 每周一问

民小编 人民教育 2022-07-17



“每周一问”第195期




“每周一问”是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的编读互动栏目,意在与教师和家长共同交流教育经验、教学技巧心得,讨论教育热点话题,实现共同成长。


每期话题展示结束后,下期主题将在文末提出,欢迎积极留言讨论。每期幸运微友将获赠最新《人民教育》杂志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就仿佛是黑暗中的火把,引领着我们的方向,带给我们力量。在老师们的生命中,谁是他们的教育“偶像”?这些教育“偶像”为他们带来了哪些生命亮光


上周的【每周一问】中,老师们做了分享,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



每周一问


老师,您现在的教育“偶像”是谁?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 平兰芳:做孩子生命中的大先生


每次重温于漪老师教书育人的故事,我都能深切感受到于老师教育生命的原动力就在于拥有高度自觉的使命与信仰,她引领着我们青年教师一起点亮生命的灯火。


1.以文化精神塑造学生精神。语文教师只有阅读经典,力行经典,才能助力个人思想、精神、学识的不断攀登,真正以文学文化滋养生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播撒育人的种子,要训练自身“立德树人”的大基本功。


2.以格物思辨润泽优质课堂。优质课堂需要我们不断地促思考求改变,充分考量孩子们的学科知识体系、对社会现实的体认、思维品质以及对自我和他人的情感等方面;优质课堂同样需要我们不断地促合作求真实,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始终要站在师生学习共同体有效发展的角度来开展,好的课堂应当使师生共同成长。


3.以知行合一赋能生命场域。我们应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不断反思、体会、实践、提升。站稳自己的课堂,研究他人的课堂,积极运用科研成长思维,主动将问题变成课题来做,踏踏实实地想方法谋策略。境中体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知行有道。



@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方莼:“有烟火气”的教育人


于洁老师是我成长经历中的恩师,在认识她之时,我正处于职业倦怠期,身心俱疲、无所适从。而她为不同学生“量身定制”的教育方式感染了我,她那充满温情的鼓励话语激励了我,她一次又一次无私分享的教育讲座指引着我最终走出了职业倦怠期的困惑。总有人说于老师美丽如仙女,我却更喜欢她满脸笑容地跟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生活小窍门,展示自己厨艺的样子。在我眼里,于老师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师者形象,不仅教学生知识,更教学生生活与做人。这正是教育偶像应有的样子!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 李星澎:点燃心中那盏明灯


虽然每个人心中的偶像不可复制,但是教育精神的辐射效应继续发光发热,鞭策着每个“追光者”向前奋进的人生态度。


1.追寻“教育精神”之光。袁隆平院士总结出“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字秘诀,“秘诀”激励他完成了他的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院士的“秘诀之光”照亮我心。作为教师的我,想把知识转化为能量传递给我的学生;想把每一滴汗水转化为营养浸润孩子们努力的脚步;想鼓励孩子们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火花,用自身的能力迎接机遇,无惧前路山高水远,奋勇向前。


2. 踏上“心中榜样”的路。儿时的教师梦,是受我姨父的影响。在我眼里,他是集敬业、好学、爱心、耐心于一身的“县城”语文教师。兢兢业业三十载,他经常说:“每个学生都是家庭希望的火种,我得尽力将其点燃。”他用“教育榜样”之光照亮了我追逐教育事业的路,让我不忘初心,走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泰安路小学 刘晓林:高山仰止,学贵为师


1. 专业引领促成长。付老师是我的高中班主任兼政治老师,课堂上她把政治问题做成一个个思维导图,剖析揉碎,在我们的青春里撒上了爱国的种子。课下她又是我们的知心人,青春期的交友问题、学习的压力、高考志愿的填报……都在谈笑之间让我们心中有了答案。


2. 心灵沟通架桥梁。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后,我和老师一直都有联系。青春期的迷茫、找工作时的困惑,一有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付老师。毕业工作当了老师也一直得到老师的指点。我与老师之间感觉有一座无形的心桥,让我们的心灵能够随时连线。


3.师者仁心立榜样。现在生活中的迷茫的事情,我也会和付老师说一说,听听她的意见。孩子的教育问题、学习、置业等问题只要是我有问老师必答。老师虽然就要退休了,但是一直在学习,坚持读书、锻炼。活跃在教书、学习的前沿。她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朋友。她就像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始终照亮我前行的路。


我对付老师初见时敬佩,再见时交心,希望我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老师,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又能用自己的师者仁心为学生的成长指点迷津,保驾护航,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河南省济源市天坛宋庄学校 连光锐:身边的榜样,奋进的力量


我的教育“偶像”是曾荣获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杜战领老师。他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无限执着,追逐着要让山区孩子不仅“有学上”,而且“上好学”的崇高理想,像钉子一样扎根在大山深处,坚守在济源市坡头镇苇园教学点,一干就是40年。


他生在农村,深知乡村父老对教育的殷切期盼,乡村孩子对文化的迫切需求。他用钉钉子的精神编织着农村孩子梦想的摇篮,努力提升自己,打造全科教师,用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博爱的情怀打造着教育之舟。杜老师常说,“一个好教师就是一个好学校。”在一个教师两个年级八个学生的小教学点,杜老师既当老师又当家长,课堂上传道授业,课下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他以手为桨,把留守儿童渡向理想的学堂;用身做船,将迷惘的学生渡向梦想的彼岸;传播知识,更塑造灵魂,不落下任何一位学生;倾其所有,拼其所力,撑起乡村教育的袖珍港湾。


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杜战领老师犹如扎根在大山深处的一棵松,默默地守候着山乡的留守儿童,用智慧打造着教育的一方圣土,做乡村教育的拓荒者。我与杜老师亦师亦友,我们都生在大山,长在大山,干在大山。我们都是农民的孩子,深信教育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国家强的道理。作为乡村教师,我要以杜老师为标杆榜样,不求功名,但愿以绵薄之力为家乡教育贡献力量,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集聚模范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扎根乡村校园,培育时代新人,助力乡村振兴。



@河北省盐山县联合小学 杨倩:手有戒尺,心中有爱,眼中有光


在我不到二十年的学生生涯中很幸运遇到了影响我一生的恩师——赵老师,他是我的老师,是我的朋友,更是我心中的偶像。


永远记得,初中时学过的那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上课前一天,赵老师叫我去他办公室,告诉我明天的课文由我来讲,让我查好资料,做好准备,也叮嘱我不要有压力,他会做补充。接到任务的我又惊又喜,回家查了好多资料,课本上记得密密麻麻。时隔十多年,上课的具体情节我已经记不清了,但这篇文章却在我心里留下了永远的印记。赵老师的课堂氛围风趣幽默,他总能用一些奇思妙想来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亦师亦友的他总是找我们谈心,我们班的同学们也早已数不清去他家吃过多少次饭。当然,犯了错他也会及时批评,让我们改正。多年后的我也踏上了三尺讲台,但赵老师永远是我心目中的教育“偶像”。



@重庆市璧山区璧泉中学 邱兴利:生活教育影响每个人


我的教育偶像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造,致力于中国的乡村教育,创造了中国乡村教育的奇迹。他的教育理念对新中国教育影响深远,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学做合一。生活时时处处皆有师。教、学、做本应高度统一,在做上教、在做中学,人非生而知之,是在学和做中知,而想要学得快且透,唯有教学做合一。师爱满天下。因爱选择了做教师,因爱坚守了廿年。行为的影响是暂时的,思想的影响是永恒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也对我们如今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学校人事师训工作,注重示范引领、专业化发展;学生管理抓“双减”优社团,让学生全面发展为合格公民。生活教育至今依然影响着每个人!



@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教育集团 周天祥: 愿做杏坛一枝“梅” ,傲雪斗寒迎春来


我生长在红色大别山,小时候,我有过很多的英雄偶像。如今,我走出了大山,扎根在另一片红色热土——王屋山与太行山下的“愚公故里”,做了一名教师。同样从贫困山区长大,同样选择做人民教师,今天的我更深地理解了那些用知识和信念照亮大山,点亮山里孩子梦想的人是多么的不易,又是多么的了不起!时代楷模——张桂梅正是这样一个人。她就是我今天的“教育偶像”。


张桂梅安贫乐道,扎根边远的贫困山村,自筹资金兴办女中,用几十年的坚守,支撑一所学校的发展。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无阻,用蹒跚的脚步丈量大山通往孩子家门的每一条路,用苦口婆心去劝那些曾经因极度贫困变得近乎麻木的乡亲送孩子上学。她用尽自己微薄的工资去资助每个有需要的孩子,让她们走进校园,享受免费的有温度的教育,更用知识点亮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用爱引导她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孩子们有了走出家门、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勇气、能力和智慧!是她帮助近两千名贫困山村女孩儿圆了大学梦!而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教育奇迹”,是她数十年如一日,拖着多病的身体,忘我地工作才完成的!当钟南山院士热情地邀请她去广州治病的时候,她却舍不得丢下学生,独自远行。这就是被孩子们千呼万唤的“张妈妈”。这就是我现在的教育偶像——张桂梅!


“愿做杏坛一枝梅,傲雪斗寒迎春来。”张桂梅就是那枝傲立霜雪的“梅花”!愈是冰雪严寒,愈加美丽绽放!今天,张桂梅是英雄,是时代楷模,更是照进无数孩子生命的一道温暖的光!也是无数孩子和师者心目中的“教育偶像”!



@克拉玛依市第一小学 李爽:  向“偶像”魏书生老师致敬


我刚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时,同为小学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妈妈送了我一本魏书生老师的书《班主任工作漫谈》,通过反复阅读这本书,我慢慢摸索出如何做一名班主任。魏书生老师在书中所说的“教育就是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习惯。”让我印象深刻。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在班上我一直努力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生活、阅读、劳动等各方面的习惯,学生也从中获益良多。如今,我在这里向自己“偶像”魏书生老师致敬!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陈跻云:如师如友,温暖守候

刚进学校的时候,听说我们学校有一位特别厉害的班主任,她就是有着“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张华老师。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张老师一直坚持担任班主任,她用自己像妈妈一样全部的爱呵护着自己的学生,一路陪伴成长;对待每一位青年教师,她都乐意帮扶,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她待人和善,事事为他人着想,和她交流会从心底升起丝丝暖意。今年,她将调往一箭河实验小学工作,我在参加一次听课活动的路上偶然见到了她正拥抱着孩子,她还细心地为孩子拍下照片,那样熟悉又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她如师如友的教导仿佛也在耳畔响起。祝愿我的“偶像”——张华老师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一切顺利!



@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 黄少虎: 追随鲁迅大先生的小先生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影响了几代人。由于家有《鲁迅全集》藏书,我从小受先生影响至今已近五十载,可以说他是我的教育“偶像”。在我为师、为学、为民、为事、为人之道上,鲁迅先生的许多话一直是我行动的指南与方向。


爱心耕耘为师之道。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作为两代书香之家,我们深知只有用爱付出才能让学生一生充满爱意,我们在付出爱的同时也收获了爱。 精益求精为学之道。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因此我不满足于现状去改变,不满足于舒适区去突破,不满足于成绩去打破一切重新开始,我在为学路上也更精益求精。脚踏实地为民之道。鲁迅先生说:“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担任德育主任、年段长、班主任都是我的脚踏实地之路,不求好高骛远,只望一步一个台阶夯实基础,实现人生跨越。求真高效为事之道。鲁迅先生说:“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凡事未雨绸缪的信条,让我在求真高效中事半功倍。自我解剖为人之道。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我因此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敢于正视自己、严于自我解剖、勇于自我反思、善于自我提升。我愿永远追随鲁迅大先生做好小先生!



每周幸运微友


本期的【每周一问】,有三名留言微友获得我们赠送的最新一期《人民教育》杂志,分别是@刘晓林、@杨倩、@周天祥恭喜这三位老师,杂志会在近期寄出,请以上老师注意查收!(也请这几位老师将详细邮寄地址与邮政编码在留言告知,感谢!)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我们的话题讨论,下一次幸运微友可能就是您哦!(留言主要讨论文末下一期的问题,标题醒目语言精练更佳,请留下您的工作单位和姓名,以便小编与您联系噢!)


本周,我们特别邀请王星辉老师给大家带来分享:


(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第六中学  王星辉)


点燃星火,照亮希望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星火不仅要他人点燃,更要自己燃烧。”这是刘恩樵老师常对我们说的话。他点燃了我的教育生命,照亮了我的教育之路,他就是我的教育偶像。


迷茫中初识


遇到刘恩樵老师以前,我正处于教育生涯中最艰难的时期。那时的我,刚考上教师不久,在湘南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进行语文教学工作。一切从零开始,我在无尽的黑暗中独自摸索,一路上,磕磕绊绊,跌跌撞撞,质疑的目光、无边的迷茫,令我惶恐和焦灼。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国培,刘恩樵老师在被邀专家之列。在这之后我既忐忑又激动地加入了刘老师组织的教师团队。从此,我的前方亮起了一盏指路明灯。


刘老师每个月都组织网络沙龙、研讨会、共读、共写、共享等活动,可以说是“星火闪闪亮,月月有光芒”。我积极参加每一项活动,并认真做好记录。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智慧的火花在闪烁。在活动中我受益匪浅。活动中各位导师将他们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为我们释疑解惑,指点迷津,并对我们的课例进行深刻的剖析与明晰的指引,让我们在反思中得以成长。从此,我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渐入佳境。


引领中成长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自从加入了刘老师引领的教师团队,我感到状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听到了生命拔节噼啪作响的声音。在家里,我的教育教学专著、教育教学期刊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一间“书房”。很长一段时间,我全身心都沉浸在美妙的阅读之中。之后,我将自己的所读、所感写下来,坚持一周认真完成一篇博文。现在,我已经坚持教育写作整整七年,在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小作。


刘恩樵老师鼓励我要有自己的教育研究。在他的指导下,我和同学们一起缔造“完美教室”,共享幸福的教育生活。清晨吟诵,与作者共舞;课外阅读,共写作一色;活动探究,让青春绽放;文学社区,让梦想起航。我们不仅制作了班级刊物——《我们的金色年华》,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为同学们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此外,同学们的作品不断发表在《科教新报》《初中生》等报刊杂志上。


毕业时,我们班的青春成长录——《你是我的恋恋不忘》正式成书。成长录包括200张照片,137篇作品,共12万字,分为“成长足迹一串串”“完美教室齐缔造”“最是书香能致远”“健康走进新时代”“青春校园处处香”“最美人间第一情”“让我轻轻告诉你”等七辑。印刷出来后,得到了全体同学与家长的称赞。同学们都说这是他们收到的最美的礼物!


刘恩樵老师宛如黑暗中的一个火炬。在他的感召与引领下,我行动了,我坚持了,我的教育生命燃烧了,更看到了未来的路!

老师们的教育“偶像”,不论是自己生命中的老师,还是在教育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都在老师们的教育道路上引领着、激励着,使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用爱延续树人大计,共谱新时代育人华章!


感谢王星辉老师和参与此次话题的所有老师!期待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我们【每周一问】的回答中,贡献您的育人智慧,小编在后台等着您哦!


【每周一问】等您来答!下面我们进入下周的话题:


过去的一个学期已经画上了句号,对于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来说,这一学期想必又积累了许多育人智慧。不论是在课程、教学、德育、班级管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还是个人成长、工作心得上,您觉得自己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哪些经验?欢迎您与我们分享。


每周一问


您觉得自己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经验?


参与每周一问,请在文后直接留言,长篇分享也可发送至rmjywx@126.com邮箱,注明期数即可


亦可留言「推荐问题+你想推荐给我们的问题」(如果您推荐的问题被采用,我们将为您寄出一本《人民教育》杂志)



微信编辑 | 王昆

责任编辑 | 宋佳欣


推荐阅读


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的职责如何划分?| 每周一问

“双减”后的第一个期末,您学校的考试发生了哪些变化?| 每周一问

老师,新的一年您想对自己说什么?| 每周一问

在师生相处中,无声的教育有哪些?| 每周一问

老师,课后服务如何做出特色?| 每周一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